逻辑学简短入门(牛津通识读本)
  • 重译说明
  • 前言
  • 第1章:有效性:从什么可以推出什么?
  • 第2章(上):真值函数——亦或不是?
  • 第2章(下)真值函数——亦或不是?
  • 第3章:名称与量词:空无一物是某物吗?
  • 第4章(上):摹状词与存在:古希腊人崇拜宙斯吗?
  • 第4章(下):摹状词与存在:古希腊人崇拜宙斯吗?
  • 第5章:自指:本章是关于什么的?
  • 第6章:必然与可能:什么会是一定如此的?
  • 第7章:条件句:“如果”中有什么?
  • 第8章:将来和过去:时间是真实的吗?
  • 第9章:同一性与变化: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吗?
  • 第10章:模糊性:如何在滑坡上停止下滑?
  • 第11章:概率:缺少参照类的奇怪情形
  • 第12章:互逆概率:你无法忽略其差别!
  • 第13章:决策论:远大期望
  • 第14章:停!发生什么了?
  • 第15章:也许为真——但你无法证明!
  • 第16章:一点历史与进阶阅读
  • 术语表
  • 习题
  • 参考文献
  • 附录:习题解答
由 GitBook 提供支持
在本页

这有帮助吗?

前言

逻辑学是最古老也是最现代的学科之一。它始于公元前4世纪。比它更古老的学科只有哲学和数学,二者与逻辑学一直有着密切联系。20世纪之交,通过应用新的数学技巧,逻辑学发生了变革;在过去半个世纪里,逻辑在计算和信息处理中,起到了全新而重要的作用。因而它在人类许多思想和行为中成为中心主题。

本书按当代逻辑学家现在如何理解该主题对逻辑学进行介绍。但它并不试图成为一本教科书,这样的书如今比比皆是。本书的目的在于探索逻辑的根源,它潜藏于哲学,一些形式逻辑会顺带进行讲解。

每一章我从某个特定的哲学难题或逻辑谜题出发,然后讲解一种解决它的方案,通常是相当标准的方案。但在某些领域却没有标准答案:逻辑学家之间仍然存在分歧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就只是选取一种有趣的方案。几乎所有的方案,无论是否标准,都可以质疑。每章结束时,我会对讲解的方案指出一些存在的问题。有时这些问题是标准的,有时不是。有时这些问题有简单的答案,有时不一定。这样做的目的是激励读者自己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。

现代逻辑学是高度数学化的学科。我尝试以避免几乎所有数学的方式来写作这些内容。最多在最后几章要求一点高中代数的知识。当然,你要下决心来掌握一些对你而言可能是新的符号,但这比初步掌握任何一门语言要容易得多。并且,符号给困难问题带来的明晰性,使得任何掌握这些符号可能遇到的麻烦都是值得的。但有一点要注意,读一本逻辑或哲学方面的书不同于读一本小说,你不得不时常慢慢和仔细地阅读。有时你可能还得停下来想一想。如果必要的话,你还应该准备回过头重读某个段落。

本书最后一章是关于逻辑学的发展的。在那里,我试图将本书涉及的问题放入一种历史视角中,以表明逻辑学是一个活生生的学科,一直在逐步发展,并将继续如此。这一章还包含一些进阶阅读的建议。

本书有两个附录。第一个是术语和符号表。如果你忘记了某个词或符号的意义,你可能需要查阅它。第二个附录包含每一章的一道相关题目,你可以用来检验对这一章主要思想的理解。

本书追求广度而不是深度。每章内容都可以轻易写成一本书——这些书其实已经写出来了。即便如此,还有一些逻辑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,我在这里并未触及。但如果你坚持读完本书,你就会对现代逻辑的基本内容有一个很好的了解,并且会理解,为什么人们会认为逻辑是值得思考的。

上一页重译说明下一页第1章:有效性:从什么可以推出什么?

最后更新于5年前

这有帮助吗?